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教育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持之以恒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我市2022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规模和结构。
2021年,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3所,其中公办10所、民办3所,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1所,自治区示范性专业8个。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是广西“四星级学校”,扶绥、大新、天等、宁明、龙州、凭祥等六个县(市)的职业技术学校是广西“二星级学校”。
2021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一共46739人,中职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11056人,在校生比例4.08:1。全市高中阶段招生22114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1650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609人,普职招生比为2.94:1,中职招生人数比去年略有提升。
2020-2021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规模和结构统计表
指标 |
2020年 |
2021年 |
普通高(完)中学校数(所) |
17 |
18 |
普通高中在校生总人数(人) |
44214 |
46739 |
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招生人数(人) |
16051 |
16505 |
中等职业学校数(所) |
13 |
13 |
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人) |
10140 |
11056 |
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招生人数(人) |
5297 |
5609 |
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比 |
3.03:1 |
2.94:1 |
(二)设施设备。
2021年,全市13所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100.31万平方米、生均90.7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57万平方米,生均33.08平方米。
各类中职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达到办学的标准。各校建有的教学楼、实验实训室、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运动场、图书馆等设施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各校均建有阅览室、图书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2021年全市中职学校教学、实验实训设备资产总值13041.86万元,生均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价值1.18万元;拥有纸质图书584625册,生均53册。
2020年~2021年教学资源与教学辅助资源情况一览表
指标 |
2020年 |
2021年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
99.61 |
90.73 |
生均建筑面积(平方米/生) |
36.4 |
33.08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生) |
1.22 |
1.18 |
生均图书(册/生) |
52 |
53 |
(三)教师队伍。
2021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共789人,其中专任教师662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368人,高级教师152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58人。
2020年~2021年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一览表
指标 |
2020年 |
2021年 |
教职工总数(人) |
787 |
789 |
专任教师总数(人) |
658 |
662 |
生师比 |
15:1 |
17:1 |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人数 |
52 |
58 |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
7.9% |
8.8% |
高级职称人数 |
138 |
152 |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20.97% |
22.96% |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 (人) |
344 |
368 |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 |
52.28% |
55.59% |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思想工作情况。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按规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安全教育、军事训练、劳动课等思想德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美育、经典中国诗词等选修课;开展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课内课外齐抓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学生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生活中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自立自强。
(二)学生文化课、专业技能、体质测评情况。
根据国家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选用规定教材,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并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0-2021学年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年度 |
文化课合格率 |
体质测评合格率 |
技能证书获取人数 |
2020 |
92.33% |
92.99% |
839 |
2021 |
91.75% |
94.84% |
818 |
(三)学生参加单独和对口招生考试录取率。
全市中职学生参加单独和对口招生考试意愿强烈,各校安排专职教师进行考试对口指导培训,升入高职高专录取率保持较高水平。
中职学校参加单独和对口招生考试升上高职高专和本科人数统计表 | ||||||
年份 |
报名人数 |
参加考试人数 |
高职高专录取人数 |
高职高专录取率 |
本科录取人数 |
本科录取率 |
2021 |
2813 |
2689 |
2371 |
88.17% |
4 |
0.1% |
2020 |
2574 |
2458 |
2336 |
95.04% |
16 |
0.65% |
(四)就业质量。
中职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各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关系,学生实习就业渠道畅通,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2021年,崇左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2993人,就业学生人数2969人,就业率99.2%、专业对口就业率为85.09%。
2020-2021年崇左市中职学校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等情况
年度 |
毕业生人数 |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
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 |
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满意度 |
初次就业月收入(元) |
2020 |
2911 |
82.86% |
95.95% |
94.93% |
2352 |
2021 |
2993 |
85.09% |
96.61% |
95.58% |
3497 |
(五)技能大赛及其他。
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技能比赛,其中2021年我市中职教师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参加“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共荣获57项奖项,其中一等等次13项,二等等次14项,三等等次30项。
三.教学改革
(一)与时俱进,修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以项目驱动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注重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二)以赛促改,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区市举办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秉承“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赛促改,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着力构建竞赛团队,积极推动改革和创新,建立大赛长效机制;精心组织训练和参赛,认真对待赛后效应,实践教学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一系列“微课、说课、评课比赛”、教学能手大赛、基本功和信息化教学大赛,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热心教学、精心教学、专心教学的积极性,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以此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充分融合。
四、质量保障措施
(一)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认真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印发《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方案》。2021年4月,深入全市10所中职学校开展2020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工作,评定6所学校为优秀等级,4所学校为合格等级。根据自治区部署,组织开展中职学校星级评定工作。启动第二轮中职学校星级评定工作,中职学校全部参评,9月6-10日,我局组织专人对全市所有中职学校开展初评,预计将有2所学校通过三星级学校以上认定。
(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情况。
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性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新时代发展的深度融合,在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质量上寻求新的突破,加快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的步伐。目前,部分学校已开展试点,部分专业教师已经取得证书。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申报汽车运用与维修和计算机应用2个专业试点,获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按照汽修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要求,积极建设考核站、培训专业教师,组织学生申报、培训和考核。汽修专业50名学生报名参加培训,有30名学生通过考核,30名学生获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通过率为60%。
大新县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5月申请成为1+X证书试点学校,形成1+X(WPS办公应用证书+专业类证书)结构。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将WPS课程纳入计算机课程,并组织各专业学生开展WPS办公应用证书的培训和考核,计算机专业以中级认证为主、其他专业以初级认证为主。专业类证书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培训,2022年组织考核。
其他学校也以“1+X”证书为指导方向,先后多次派送专业教师参加“1+X”证书培训。2022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部分学校全面铺开。
(三)学生实习情况。
我市共有13所中职学校,招生专业36个,每年学生实习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实施细则》执行。2021年,按照教育厅部署,我市实习管理工作能够按照实施细则规范进行,不存在学校借学生实习与实习企业、劳务中介机构之间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劳务中介组织实习活动的情况;不存在克扣或拖欠实习学生报酬等情况;不存在安排学生从事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实习内容;不存在安排学生节假日实习或加班和夜班现象;不存在三方协议不完备的情况;不存在以学分或毕业证为由要挟学生强制实习的情况;不存在未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备而私自安排实习的情况。
五、校企合作
(一)推进校企“双元”,协同育人。
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七个共同”。全市与企业签订27个专业共同培养人才方案,学校与相关企业针对企业生产过程所需的实用技术,有针对性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用性、适用性”目标。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方面,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学校与企业共同挑选符合企业生产所需的专业技能编制成为校本教材,为培养“实用性、适用性”人才打下基础。共同组织教学过程方面,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用2-4周时间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过程。互派教师加强校企合作方面,以促进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升,提高学校专业实训质量为目标,学校派出教师到合作企业开展企业实践活动,邀请企业技能高手到学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
(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是实现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市中职学校与崇左中泰产业园中粮集团、扶绥县永裕电子厂、柳州北岸馨园幼儿园、广东中山喜来登酒店、广东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广东海信宽带有限公司、汕头经济特区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62家知名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或校企合作协议,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打造学生实践实训平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通过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提高职校人才培养质量,既解决了职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又使企业找到了稳定的人才摇篮。引企入校,同时抓好专业建设紧跟社会和企业需要,南宁市南方家政家庭服务公司投入106万元,与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共同设立护理和家政服务产业学院,开展婴幼儿保育、保健、护理和家政服务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
成效案例:宁明县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5月与广东犇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办学以来,学校办学取得社会认可,2019年中职新生213人,2020年、2021年新生招生超600人。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2021届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安置就业的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7.7%。
六.集团化办学情况
近年来,中职教育走上了一条引领潮流、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市中职学校积极参加集团化办学,充分利用龙头学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优质资源、师资、设备、市场信息、专业优势等,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本学年,各校积极参加集团组织开展的教学、科研、竞赛、培训以及相关交流活动等。
崇左市中职学校职业教育集团名单
校名 |
集团名称 |
牵头单位 |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 |
广西婴幼儿教育职业教育集团 |
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 |
广西教育学院早期教育专业委员会 |
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 |
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 |
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集团 |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大新、龙州、宁明、凭祥职校。 |
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大新县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10月加入“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成为理事单位,2017年5月加入“全国革命老区精准扶贫职业院校协作联盟”成为理事单位;2021年广西科技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加入“广西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职业教育集团”。
七、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21年我市中职学校毕业学生2993人,就业人数2969人,就业率99.2%,对口专业就业85.09%,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社会服务。
1.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服务。利用学校专业优势,继续联合人社、安监等部门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面向园区、行业、企业、乡镇开展各类职前职后培训,开办电工、家政服务、烟花爆竹销售安全、企业员工、农民工技能等培训班,提高了培训人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2021年共培训各类人员1278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就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用工问题。
2.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2021年公办中职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村(社区)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在编在岗教职工分别与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每月回家乡参加一次“三清三拆”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
八、对口支援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粤桂教育协作框架协议》精神,龙州县职业教育中心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宁明县职业技术学校与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大新县职业技术学校与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分别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书。组织26名教师到援助学校跟岗学习,进一步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开展品牌专业共建等方面的提升。
(一)专业建设帮扶。
1.会诊指导帮扶情况。组织对口专业骨干教师,对开设的相关专业进行会诊,查找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指导编制科学的、符合学校现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建立专业评价标准。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帮助建立健全各专业实训评价考核标准。
3.确定重点专业建设。对学校1-2个专业进行全方位帮扶,力争每个学校在2022年9月底前完成一个品牌专业的建设。
(二)人才交流帮扶。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每学期,援助学校派出1-2位骨干教师到我市受援学校开展支教工作;我市受援学校派出若干名骨干教师到援助学校跟岗学习1-2周。
2.培养教师教改教研能力。重点培养教改教研骨干,争取获得1项以上市级立项的教改教研课题。
3.培养骨干班主任。开展师徒制骨干班主任培养模式,开展1-2周现场指导和跟岗学习。
4.指导师生参加技能大赛,赛前派出参赛选手到援助学校进行集训,接受指导。
5.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受援学校每年派出1-2位中层领导到援助学校开展跟岗学习,全面学习援助学校的行政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九.疫情防控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崇左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头等大事,落实责任、多措并举、严加防控,织密织牢防控大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等,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员共同参与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严肃备战的氛围。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工作群、家校群、电子屏、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多种途径,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疫情防控实况等,引导全体教职工和家长学生不大意、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坚定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用科学的方法共同防疫。三是加强排查消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深入开展师生排查,及时启动联防联控措施,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动向情况,进一步摸清底数,建立师生流动台账持续跟踪管理机制。实施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进行防毒消杀,同时,加强校园值班巡查,加强门岗登记检查,实行疫情上报制度等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两不误。
十、政策保障
(一)经费落实。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收入、中央专项资金及其它收入。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经费中央专项资金到位后,实施学校能够抓紧建设及完成采购。各级财政承担的中职生均公用经费能够足额划拨到位,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教师工资、绩效奖等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全面落实各项中职学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2021年全市落实发放中职职业教育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做到。
(二)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根据学校教职工编制情况,学校根据需求公开招聘或调入专业教师,2021年全市中职学校教职工比2020年增加2人,专任教师增加4人。组织70名教师申报全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41名教师通过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全市“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共368人,比2020年增加24人。
组织教师参加“广西2021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亚行贷款”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项目,共计333人,参加了31个项目,占自治区下达培训任务297人的112%,教师参加线上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高。
十一、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2021年,各中职学校党组织在市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全区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固定党日+”活动等制度,不断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按照创建“五好”党支部的要求,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习建设、活动建设为载体,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十二、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措施
面临挑战: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创新。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积极性不高,学校吸引企业共建专业产业,共同育人机制不全,力度不足,校企合作、提升品质等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新探索。
(二)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深度、广度还不够。全市3所民办中职学校是本部高校的附属学校,学生直升本部高校,其它公办中职学校只有部分专业与高校签约合作办学协议,中高职衔接有待加强。
(三)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办学条件落后。我市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经费仍有较大缺口,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缓慢,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短缺,现有的教学设备已不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四)学校办学吸引力不强。我市办学条件改善缓慢,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生源外流严重,生源少、招生难是老大难的问题。
改进措施:
(一)促进校企合作,创新办学特色。抓好左市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实施,加快“边境国门崇左市职教园区”建设。学校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校企办学工作,推行校企合作。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建设专业产业学院,加大校企共建专业、共同育人力度,建设一批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条件,培养技能人才,为学生创造就业环境和就业之路。
(二)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继续推进崇左职业技术学校与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融合发展,形成高效贯通的合作办学机制,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专题研究,及时对融合办学开设的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解决中高职专业贯通衔接中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等问题,加大五年制贯通培养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办学模式。
(三)进一步做大做强中等职业教育。一是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切实把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完善县、乡、校招送中职学生目标责任机制,以自治区中职星级学校评估动态调整机制为抓手,加强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内部干事创业活力。二是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充分利用我市中职学校现有资源,利用春季招生的有利时机,在招生政策上全市统筹考虑,进一步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切实推进普职大体相当。支持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办附属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我市初中毕业生就读本地中职学校比例。支持建设凭祥跨境劳务技能培训项目。
(四)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吸引力。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
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批高技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批名师工作室,切实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崇左市教育局
2021年12月15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