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突出“三个聚焦”,传承壮乡文化,用实践赋能“大思政课”

2025-01-20 10:38     来源:崇左市教育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在新时代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在广西崇左市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引领下成立“铸魂壮乡”实践教学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将思政教育从传统的课堂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天地,以“传承壮乡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索,开展一系列“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脉搏、感受文化交融,于潜移默化间汲取精神养分,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聚焦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工作室将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作为行走的大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红色实践教学活动。2024年9月组织学生到龙州起义纪念馆开展“讲好广西红色故事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讲思政课实践活动。学生在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碑、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龙州县下冻镇春秀村等红色场馆开展现场教学,结合场馆图片、文物资料讲述邓小平、李明瑞等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领导的龙州起义、创建红八军和开辟左江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故事。学生现场讲述充满激情,故事生动感人,经历了一场触动心灵的红色思想之旅。学生讲思政课视频作品获202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三等奖。

2024年12月工作室组织师生实地参观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等。在这些场所,学生们亲眼看到革命先辈使用过的物品、战斗过的场景,聆听讲解员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热血沸腾的年代。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红色革命精神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历史、真实的故事,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中,激发起他们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的强烈愿望。
聚焦民族文化,铸牢共同体意识
在“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活动中,工作室聚焦崇左地方特色民族文化,注重文化交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各个环节。一方面,工作室通过组织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2024年秋季学期工作室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崇左市壮族博物馆、龙州县金龙镇天琴传承人基地、板价村“短衣壮”特色纺织基地等。在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学生通过丰富的文物和讲解员详实的讲解,深入了解壮族文明的起源、悠久的历史、民俗风情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领略壮乡文化的魅力。在龙州县金龙镇天琴传承人基地,师生们在龙州天琴第十代传承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绍伟指导下现场学习体验天琴演奏的技艺,零距离感受天琴“非遗文化”之美,体悟传唱千年的“琴音壮韵”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工作室还组织开展学生在课堂上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活动,把教材中的“大道理”转化为“民族和国家故事”,丰富了学生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在党的领导下,广西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聚焦边疆文化,强化爱国情怀
工作室将培育爱国情怀作为“行走的大思政课”的重要目标,充分挖掘崇左市南疆国门边疆特色资源,通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方面,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为路径,提升全学段育人成效。工作室和崇左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崇左市江州区大村小学建立常态化思政育人机制,共同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培育爱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爱国主义主题教育。2024年10月,工作室组织大中小学生共同举行升旗仪式,共上一堂思政课,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另一方面,工作室充分发挥学校地处祖国南疆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创新讲授“行走的思政课”,感受兴边富边的政策,培养学生爱国爱疆意识。2024年秋季学期组织3场“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参观边境地区的村史馆和防空洞遗址,徒步巡边,擦拭界碑,更换炮台遗址上的国旗,通过实地巡边和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师生参观崇左市大新县念典村的防空洞遗址

“铸魂壮乡”实践教学工作室行走的大思政课以“传承壮乡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索,创新性地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历史、领略文化、强化爱国情怀,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红色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未来,工作室应继续深化行走的大思政课建设,加强教育内容的系统化设计,提升教育形式的创新性,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不懈努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