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在广西崇左市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引领下成立“铸魂壮乡”实践教学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将思政教育从传统的课堂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天地,以“传承壮乡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索,开展一系列“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脉搏、感受文化交融,于潜移默化间汲取精神养分,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工作室将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作为行走的大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红色实践教学活动。2024年9月组织学生到龙州起义纪念馆开展“讲好广西红色故事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讲思政课实践活动。学生在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碑、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龙州县下冻镇春秀村等红色场馆开展现场教学,结合场馆图片、文物资料讲述邓小平、李明瑞等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领导的龙州起义、创建红八军和开辟左江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故事。学生现场讲述充满激情,故事生动感人,经历了一场触动心灵的红色思想之旅。学生讲思政课视频作品获202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三等奖。
另一方面,工作室充分发挥学校地处祖国南疆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创新讲授“行走的思政课”,感受兴边富边的政策,培养学生爱国爱疆意识。2024年秋季学期组织3场“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参观边境地区的村史馆和防空洞遗址,徒步巡边,擦拭界碑,更换炮台遗址上的国旗,通过实地巡边和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师生参观崇左市大新县念典村的防空洞遗址
“铸魂壮乡”实践教学工作室行走的大思政课以“传承壮乡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索,创新性地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历史、领略文化、强化爱国情怀,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红色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未来,工作室应继续深化行走的大思政课建设,加强教育内容的系统化设计,提升教育形式的创新性,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不懈努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